书法如何影响人的审美观?
颜真卿的旷世巨作《麻姑山仙坛记》在崇尚王书俊秀风格的唐朝无疑是一种叛逆,被诟病为粗鄙,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被民众接受,然而时间不会辜负这样一件开创性作品,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还是征服了世人,成为古拙书风的经典。
颜真卿的旷世巨作《麻姑山仙坛记》在崇尚王书俊秀风格的唐朝无疑是一种叛逆,被诟病为粗鄙,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被民众接受,然而时间不会辜负这样一件开创性作品,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还是征服了世人,成为古拙书风的经典。
苏州博物馆藏的文震孟《行书登麻姑山诗轴》,以197.8×42.2cm的纵阔尺幅,撑起一幅笔墨与诗意交织的山水长卷。作为明代“吴门书派”的后劲力量,文震孟此作既存文人雅韵,又藏山河气魄,观之如随其足迹,共登麻姑仙山。
南城县麻姑山以麻姑名莫知何年始,宋代时山上已有恒山精舍、翠微亭、元通宝殿即麻姑庙。为表彰曾在麻姑山修道的紫阳真人邓紫阳,唐玄宗下诏扩建麻姑庙,开元二十七年(739)扩建落成,赐号“仙都观”,供奉麻姑神像等。大历六年(771)四月,已卸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,可谓是
南城书法文脉绵延千年,植根于麻姑山深厚的人文底蕴。近年来,南城县借获评“全省书法之乡”的东风,以书法为媒介持续推动文化繁荣。通过连续举办三届全国颜体书法展、在全县中小学校开设书法课程,以及连续五年开展“送春送福”活动等一系列举措,将书法之美融入寻常生活。这份繁
北周书法名家赵文渊因书受宠,擅长楷、隶书,当时碑文多出其手,成为书坛领袖,其书风被朝野上下争相学习,奉诏书写《华岳庙碑》,结字奇肆,为时人厌恶,被称为:“字偭古法,浅陋鄙野,一见欲呕。”
这个问题是当今社会比较热议的话题,很多人认为当今书家将字写的很丑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,文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就应该得到绝对的尊重,就应该被写的美观大方,让人看起来很舒服,不应该被随意改造变形,颠覆人们对文字书法美的传统审美。
为什么古帖里没有丑书?是因为古人不写丑书吗?应该不是,而是古人写的丑书经过了时间的检验,已经得到广泛认可,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美书,审美始终都是由艺术家引领的,无论时间长短,最终都能实现。